9月19日,由中国文联、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指导,广东省文联、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2025澳门年会在澳门举行。本届年会以“共生 共建 共融——新时代湾区文艺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汇聚粤港澳文艺界代表百余人,共商文艺发展大计,共绘人文湾区建设新画卷。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政,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劲军,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代表、文化局局长梁惠敏出席年会大会并致辞。
张政在致辞中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建设大湾区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由中国文联指导创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创新之举,也是推进“共建人文湾区”这一湾区建设关键篇章的积极实践,为共绘湾区“同心圆”搭建了重要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创建四年来,中国文联始终关心、支持峰会机制的成长和发展,从政策导向、项目规划、资金扶持等各个维度助力湾区文艺合作迈入机制化、品牌化新阶段。
张政说,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湾区文艺融合发展是文联组织的重要使命。中国文联将持续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从“强化顶层设计,夯实长效发展根基”“聚焦精准服务,塑造湾区文艺品牌”“深化资源整合,推动合作走深走实”“激活枢纽动能,构建国际传播高地”四个方面着力,努力将峰会机制打造成更具权威性、引领性的湾区文化合作核心平台,让这一“金字招牌”彰显中国特色、尽显湾区风貌。
胡劲军在致辞中说,推动大湾区建设,文化既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点和力量源泉。近年来,广东积极落实“共建人文湾区”部署,携手港澳全方位开展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艺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要共筑文艺创作高地,共建良好文化生态,共享信息技术机遇,共同讲好湾区故事。
梁惠敏在致辞中说,澳门特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文湾区建设,期待大会进一步深化粤港澳文艺机构协作,探索跨领域、跨文化创新路径,特别是在青年艺术家培养及文化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点燃更多创新灵感,助力大湾区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艺术高地。
澳门中联办、中国文联、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香港艺术发展局、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发展基金,以及大湾区9市文联、香港和澳门文艺机构及组织负责人,大湾区内外的文艺家、学者、文艺机构负责人出席大会。
在中国文联及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支持下,广东省文联于2025年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重点扶持项目申报工作,通过撬动型资金的注入和专业化智力扶持,助力更多优质项目孵化落地。经严格评审,16个入选项目获评。
为携手更多文艺组织和机构,本次年会新增一批峰会机制成员单位和文艺交流合作共建单位。同时会上为入选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艺术展演的青年文艺工作者颁发了证书。
当日还举行了“共生 共建 共融——新时代湾区文艺创新与发展”年会主旨发言和对话交流活动。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广东省作协原主席蒋述卓作主旨发言,广东省文联主席李劲堃,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常务副会长霍启刚,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副会长、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穆欣欣作交流发言。
年会期间,还举行了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艺术展演、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澳门行文艺惠民活动、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发展指数(2024)发布、“听见湾区”系列活动、粤港澳青春版粤剧《白门柳》演出,并在香港举办京昆折子戏演出和普及等配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