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时代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展时代经典 筑文艺高峰 2025年全国两会重点推选项目——【郑新|抽象摄影再现东方抽象文化的渊源与美学】

所属栏目:特别报道   |   作者:文创时代栏目  |    发布时间: 2025-03-03 15:32:55   |    浏览 4467 次

个人照.png

艺术家郑新:

抽象派摄影家

抽象摄影学习研究会会长暨抽象摄影学习研究基地(上海·马桥)创建人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CCTV特聘摄影艺术导师

欧洲艺术协会签约摄影师

马桥知新会理事

被授予马桥巾帼明星

2024年被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国际文化榜样”荣誉称号

2025年2月被央视【非遗中国说】访谈组委会授予“抽象派摄影文化典范人物”荣誉称号

1978年开始,学习践行摄影已47年,先后十多次参加摄协组织的国内国际大赛,频频获得等级奖和优秀奖并参展国际摄影展。2014年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发行个人摄影画册《视界·艺术摄影集》共500多幅作品,三分之一是抽象摄影的初期创作,该书被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书库收藏。2016年作品《军营的浪漫》入展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该作品还被收藏于【中国摄影出版社】国展作品集。2018年在上海闵行马桥始创抽象摄影团队。2023年举办抽象摄影个展和抽象摄影专家研讨会。2024年策展「走进马桥·上海之本·抽象摄影主题展」。并在中国·上海·马桥建立「抽象摄影学习研究基地」。2024年10月联合国邮政、欧洲集邮协会共同发行【郑新抽象摄影作品邮票珍藏册】,被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国际文化榜样”荣誉称号 ,并入选中国北京·水立方“魅力中国 闪耀世界·第八届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展”,荣获邮票艺术魅力之星奖。同时以马桥文化为题材的两幅抽象摄影作品与国酒茅台(酱香型大师酒)联袂,入选【中国文化珍藏酒】酒标,限量版珍藏面市。同年11月 《抽象之美千古绝唱》四幅抽象摄影作品入展第十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中国摄影艺术馆展出。同年《火红年代》《非遗打铁花》两幅抽象摄影作品入选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主办、【摄影与摄像】杂志社承办的【“中国龙奖”摄影特刊】并获优秀奖。2025年2月她的事迹与作品入选《展时代经典 筑文艺高峰》全国两会特刊艺术家代表作品精选书集;同月受邀《非遗中国说》大型技艺传承纪录片访谈节目,用作品讲述马桥文化、传递东方抽象文化的古韵今生。

2018年~至今个人与组织抽象摄影学习研究会发表抽象摄影作品专辑及抽象摄影论坛专辑200多篇、印制成书籍30多本。

 

【郑新|抽象摄影再现东方抽象文化的渊源与美学】

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具象与抽象如并蒂之花,始终与人类发展相伴相生。回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脉络,抽象文化的起源与演变清晰可辨,它宛如一条隐秘而深邃的线索,贯穿于历史的各个角落。

在摄影门类里,作品的呈现形式丰富多元。一部分摄影家以纪实、新闻、风光…等,用镜头捕捉历史与现实的光影,为时代留下真实的印记。然而,还有这样一群抽象派摄影家,他们凭借心灵的感悟与观念进行创作,更侧重于主观意识的抒发,以一种看似无形却极具力量的方式,向世界展现着摄影艺术的别样魅力。

抽象派摄影家郑新,便是这一抽象摄影流派的杰出代表。她的摄影作品宛如一座桥梁,巧妙地连接着古老的东方抽象文化与现代的艺术表达,在传承文脉中不断创新,让观者深刻感悟到东方抽象艺术的魅力与博大精深。

郑新的许多创作灵感源自她所生活的那个被誉为“马桥文化·上海之本”的古老小镇,源自对马桥文化以及遗址考古成果的深入了解与探究。远古遗存的抽象刻画符号、表意陶纹,象形文字、这些承载着远古文明的珍贵印记,在她的镜头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她生活的中国上海闵行马桥镇已建设成为一座极具生态体育宜居智能的特色小镇,处处充满着古韵今生的浪漫气息。她将这些历史进程中的抽象文脉、生活中的多元素材巧妙融合,推陈出新,创作出一系列令人赞叹的抽象摄影作品,为大众了解马桥文化、了解东方抽象文化呈现了生动鲜活的案例与直观的视觉传递。

以郑新的部分作品为例:

1.《五角星溯源》

中国最早的五角星图案出自上海马桥文化204号墓的黑陶盘底部的刻画符号。距今5千年。所涉图案,宛如从历史深处逸出的神秘符记,传递着古人对世界万物关联的洞察与抽象表达。

抽象派摄影家郑新在2025年春节之际特地去浙江杭州良渚遗址地寻根溯源拍摄那颗最古老的五角星图案。她在拍摄照片上又加上了色彩、融入了新的观念:红色象征着中华民族奔腾不息的血脉,黄色寓意着身为黄皮肤的中国人,二者共同构成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标识与形象印记。

这颗中国最古老五角星的诞生,或许与先民对大自然的花卉观察有关,或许与人类对宇宙的观测有关,或是其他未曾发现的来源。但它都表明这一五角星的刻画符号对人类抽象文化具有特别的意义,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对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美好期许。五角星所代表的繁荣昌盛、吉祥权威等寓意,成为凝聚社会情感、传承文化精神的重要符号。

更引人注意的是,五角星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环绕在螺旋线中,这显然是为了表示:这是一个旋动的五角星。也让我们感叹古人创造的简易而流畅的抽象符号之美。

1.jpg

抽象派摄影家郑新来到良渚博物院寻根溯源、拍摄那颗中国最古老的五角星图案。

2.jpg

作品《五角星溯源》五角星所代表的繁荣昌盛、 吉祥权威等寓意,成为凝聚社会情感、传承文化精神的重要抽象艺术符号。

 

2. 《抽象之美 千古绝唱》

这四幅作品取材于马桥考古文物土陶壶。它在马桥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壶形优美的线条造型是先人精湛的技艺、审美追求与智慧结晶。作品用极简拍摄手法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1)《薪火相传》

寓: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物瑰宝在岁月中薪火绵延文明传承。(摄于马桥遗址文物)

(2)《陶韵缠塑》

以马桥文物为素材,形容制作陶艺时的抽象传递,不断揉捏缠绵缱绻的表达。

(3)《扛鼎拔山》

这幅作品简洁的线条与元素组合,似有扛鼎拔山之势,更蕴含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摄于马桥遗址文物)

(4)《千古绝唱》

取之马桥文物陶器弧形线条,如提琴般优美,在旋转与塑造中,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与艺术之魂。

3.jpg

郑新的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表达上独具匠心,在传播影响力上也成绩斐然。它们纷纷亮相于国字号摄影艺术节、国字号中国摄影艺术馆,在艺术的殿堂中接受专业的审视与大众的赞叹。不仅如此,它们还获得了国际认可,被联合国非遗基金会、联合国邮政以及欧洲邮政推荐发行世界邮票,让东方抽象文化随着邮票的传播走向世界。同时,这些作品还被推荐为中国文化珍藏酒的酒标,将抽象艺术与传统酒文化相结合,以一种更为亲民的方式,让更多人领略到东方抽象文化与艺术多元融合的魅力。

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日”40周年之际,由联合国非遗基金会携手欧洲多国邮政限量全球发行的【郑新抽象摄影作品邮票珍藏册】,无疑是她20年来学习探索抽象摄影的集大成之作。

这本邮集珍藏册内收录了28幅郑新的佳作,每一幅都堪称抽象摄影的典范之作。这些作品除以马桥文化为主题传承了东方抽象文化,每一幅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等待着观者去探寻、解读。同时每一幅都用相机本语展现着抽象摄影的拍摄技巧与艺术表现力。从构图的精妙布局、到光影的细腻捕捉、以及摄影技巧的运用,无不彰显着抽象摄影的独特魅力。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抽象摄影的范本和实用教材。

另值得一提的是,郑新邮集珍藏册中的每一幅抽象摄影作品,均是用手机iPhone拍摄完成。这一事实,不仅打破了传统摄影器材对于创作的局限,更为广大摄影爱好者开辟了全新的创作思路,也让这本邮票珍藏册成为了一本极具价值的手机摄影实用教材。

4.jpg

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欧洲集邮协会发行郑新抽象摄影作品【邮票珍藏册】首发证书。以邮为媒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马桥文化”,让东方抽象文化传播世界。

 

郑新的抽象摄影之路,无疑为传承东方抽象文化与艺术的多元融合做出了全新且卓越的探索。她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新手法,在摄影艺术与东方抽象文化之间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为抽象摄影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抽象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摄影艺术的广袤天地中,抽象派摄影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打破传统影像的束缚,开启了通往未知与深邃的心灵之窗。而当抽象派摄影家们将目光投向中国东方抽象文化,致力于传承溯源并固本创新时,这一行为便蕴含了多重深远且非凡的意义。在中国有这么一支抽象摄影团队,它由现任抽象摄影学习研究会会长郑新七年前在上海闵行马桥始创,并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桥遗址地建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抽象摄影学习研究基地。

5.jpg

2018年~至今抽象摄影学习研究会发表抽象摄影作品专辑及抽象摄影论坛专辑200多篇、印制成书籍30多本。这是在基地展示的会员名片墙与抽象摄影文创品。

6.jpg

在“马桥文化·上海之本”的遗址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桥文化展示馆】首创落座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抽象摄影学习研究基地,并举办抽象摄影主题展。

 

来到马桥遗址地追寻上海古文明之本。常说崧泽文化是上海之源,广富林文化是上海之根,马桥文化就是上海之本。这三大古文化,就像是构成“沪”字的三点水,缺一不可,共同创造了上海古文化的辉煌。这三大古文化的存在,表明上海参与了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共建进程。

郑新会长带领抽象摄影学习研究会的摄影家们走进马桥,深入认识马桥文化的起源,全面了解马桥先民的生活,生动体会上海冈身的历史文化演变,可谓是抽象摄影与遗址溯源、文博研究跨界融合的探索创新。同时他们为中国·马桥文化有这样的宝贵文史资源感到无比的自豪。

这种学习与研究,在摄影界独树一帜。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情传承。抽象摄影学习研究会的摄影家们以摄影为媒介,将抽象文化这一中华传统的瑰宝进行固本创新,让古老的抽象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7.png

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郑新“国际文化榜样”荣誉称号。

8.png

《非遗中国说》大型技艺传承纪录片访谈组委会授予郑新“抽象派摄影文化典范人物”荣誉称号。